计算机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

课程名称:资源科学纲要
课程名称:遥感原理与方法A
课程名称:现代地图学

课程编号:811001Y    课  时:40     学  分:2     课程属性:学科基础课     主讲教师:吕昌河等
英文名称:Modern Physical Geography

教学目的、要求
本课程为地理学各专业研究生的学科基础课,同时也可作为环境、生物等相关专业研究生的选修课。课程采用专题讲座的形式,重点围绕陆地表层格局、自然地理过程和环境变化等关键问题,介绍现代自然地理学的研究方法、最新研究进展和前沿领域。使学生了解当前国内外自然地理学研究所关注的重大科学问题、热点领域、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掌握自然地理学和地球系统科学的有关理论和方法,为今后在地理学、生态学、资源环境领域的研究工作打下基础。
预修课程
自然地理学或地貌、水文、气象气候、植物地理、土壤地理等大学课程。
教  材
黄秉维、郑度、赵名茶等著,《现代自然地理》,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主要内容
内容提要:
第一章 概论
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自然地理学的学科体系、发展与分化;主要自然地理过程概要;现代自然地理学的发展趋势和前沿领域。
第二章 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
全球环境变化的证据、模式和影响;全球变暖的预测;地球系统科学的起因、概念化模式、研究焦点与国际性研究计划;自然地理学与全球变化的研究重点、中国的全球变化研究。
第三章 陆地表层过程的能量基础
太阳辐射和地-气系统的辐射平衡;地球表面的辐射和热量平衡;大气和地-气系统的热量平衡;地-气系统的能量交换。
第四章 陆地表层的环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环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的科学问题、前沿与研究进展;温室气体环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理论、研究方法、研究进展与实验研究。
第五章 水循环与水资源
水循环与水量平衡;水量转化与调控和水文界面过程分析;全球尺度的研究前沿。水资源的概念和评价方法;生态需水估算、水资源承载力;中国水资源状况;中国干旱水文、水资源的基本特征及其利用。
第六章 流域系统与流域侵蚀产沙模拟
流域系统介绍,流域侵蚀产沙、泥沙输移和泥沙沉积系统,坡面降雨侵蚀产沙、流域侵蚀产沙模拟与模型。
第七章 土地生产潜力
土地生产潜力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作物生长因素、作物生长的基本过程和潜在生产率,作物生长的限制条件和产量水平;作物生长模型及其应用;土地生产潜力与人口承载力。
第八章 历史时期的环境变化
环境演变的研究内容、一般原理与方法;环境演变研究的依据和年代测定;案例研究。
第九章 自然地域系统
自然地域系统的研究目的与意义;地域分异规律与自然地带学说;地域划分指标、方法与地域系统;我国主要的地域划分方案。
第十章 青藏高原环境演化与地域分异
山地高原地理研究概述;青藏高原古地理环境变迁;垂直自然带结构类型与分布模式;独特的地生态现象与空间格局;地域分异与自然地域系统。
第十一章 坡地过程与坡地改良利用
坡地过程与坡地改良利用研究的意义;坡地的基本要素、发育过程及影响因素;坡地稳定性与改良利用途径;农林复合系统的概念、水土保持和经济效益及展望。
第十二章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
土地覆被变化的研究内容和起因;土地覆被变化的驱动力与环境影响;土地覆被变化研究方法、指标与模型;土地覆被变化研究的热点与前沿领域。
第十三章 土地荒漠化与干旱区环境
荒漠化的定义、空间分布与成因;干旱区自然环境和旱地生态系统的特征;中国荒漠化现状与土地可持续利用;区域系统分析与退化土地管理管理方案探讨。


参考文献
主要参考书:
(1) Slaymaker O. and Spencer T., Physical geography and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Longman, New York,1998.
(2) 赵松乔等,《现代自然地理》,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
(3) 中山大学、兰州大学、南京大学、西北大学、北京大学地理系,《自然地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8.
(4) 陈泮勤等译,《地球系统科学》,北京:地震出版社,1992.
(5) 刘宝元、谢云、张科利,《土壤侵蚀预报模型》,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6) 蔡强国、王贵平、陈永宗,《黄土高原小流域侵蚀产沙过程与模拟》,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7) 张建云、李纪生等译,《水文学手册》,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8) 孙鸿烈、郑度,《青藏高原形成演化与发展》,广州: 广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
(9) Chorley, R.J. and Kennedy, B.A., Physical geography: A systems approach, Prentice-Hall, London, 1971.


教师简介
1. 吕昌河,男,1962年生于山东莱芜。博士,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3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地理系,获学士学位,198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理系,获硕士学位,2000年毕业于荷兰Wageningen大学植物科学系,获农学博士学位。1985年分配到原中科院地理所,曾多年从事青藏高原的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我国脆弱生态系统评价和退化土地恢复等方面的研究工作。2000年以来主要从事脆弱生态区综合整治模式、区域土地利用系统分析、土地覆被变化及其效应、土地生产潜力与人口承载力等方面的研究。熟悉作物生长模型、土地利用系统分析方法、多目标线型规划(MGLP)等技术。发表研究论文70余篇(部)。

2. 郑度,男,1936年8月出生于广东省揭西县。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1958年7月毕业于中山大学地理系自然地理专业,同年9月到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工作,1991年至1995年任地理研究所所长,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学位委员会主任,地理学报(英文版)主编。曾任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青藏高原形成演化及其环境、资源效应”项目首席科学家。多年在西北干旱区和青藏高原从事科学考察工作,致力于自然地理综合研究,包括青藏高原自然环境的地域分异、中国自然地域系统、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环境伦理研究等。发表论著180余篇(件)。

3. 李丽娟,女,1961年生于吉林省吉林市。博士,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3年获北京大学地理系自然地理与环境学专业学士学位,1986年获北京大学地理系环境地学专业硕士学位,1994年获荷兰ITC流域管理与水环境系统分析专业硕士学位,2000年获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自然地理专业水文水资源方向理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自然资源与和环境安全研究部副主任,中国地理学会水文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地理研究》、《地理科学进展》编委。1986年以来,主要从事陆地水文与水资源研究。研究方向为生态水文与水资源合理利用,包括流域生态需水理论与方法研究,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水文响应,人类活动的水文效应,区域水文与水资源合理利用等。曾承担多项重大科研课题,发表学术论文60多篇,获国家科技进步2等奖、大禹水利科技1等奖、云南省科技进步1等奖、中国科学院杰出成就奖和科技进步2等奖等。

4. 董云社,男,理学博士,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创新基地首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表层过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先后在澳大利亚堪培拉土壤研究所、德国马普化学研究所、德国美茵茨大学地理研究所进合作研究。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主要围绕农田、森林、草地等多种陆地生态系统的温室气体通量与碳、氮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等领域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已发表科研论文130余篇,著作3部,其中包括与1995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Paul J. Crutzen教授及其他国际著名学者合作发表SCI、EI收录学术刊物论文33篇,相关的研究成果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并被多次引用。


5. 蔡强国,男,1946年出生于湖北省武汉市。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科技特殊津贴。197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1981年获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硕士学位,1992年获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博士学位。现任中国水土保持学会常务理事,水土保持监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土壤学会水土保持专业委员会委员,“海峡两岸三地环境资源与生态保育协会”召集人。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华中农业大学“农业部亚热带土壤资源与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学术委员;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和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水土保持科学”常务编委,“水土保持学报”、“环境科学研究”、“中国水土保持” 编委。三次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获第4届钱宁泥沙科学优秀论文奖、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河北省山区创业二等奖、国家水利部表彰全国水土保持先进个人。已经出版两本专著,主编出版四本论文集,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260余篇。长期从事土壤侵蚀、水土保持、流水地貌、流域侵蚀产沙模拟等方面研究。

6. 吴绍洪,1961年9月出生于广东省。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地理系学士学位,荷兰国际航空测量与地学学院(ITC)硕士学位,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博士学位。1982年进所工作,1987年,晋升为助研,1994年晋升为副研究员,1999年晋升为研究员。2000年聘为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知识创新基地研究员。研究领域:资源环境。研究方向:陆地表层格局、气候变化的影响与适应。近年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合作)科技论文200余篇(部)。

7. 郝志新,女,博士。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气候等方面的研究。2000年毕业于沈阳农业大学应用气象系,获得理学硕士学位;2003年获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理学博士学位。2003-2006年获美国能源部奖学金的资助,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大气科学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现任北京气象学会理事。先后参加和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创新工程重要方向性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共发表论文20余篇。

(教师简介由任课教师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