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野外科研实践纪实(二)

  • 蔡佳烨、付靖尧、才日布加甫·蒙根西克西尔格、侯书杰
  • 日期:2023-07-26
  • 932

       7月20日上午,在吕昌河、戴君虎和黄沙三位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踏上了从密云前往延庆的旅途。旅途中,在老师的引导下,重点观察了沿途地貌和植被等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经过两个小时的车程来到了延庆。延庆野外科研实践

       第一站来到了延庆的一片农田,在这里,大家详细讨论了土地评价因素及耕地转林地的问题。利用铁锹近距离接触了深层耕地土壤。为了了解土壤的理化性质,先将稀盐酸滴在深层土壤上,发现产生大量气泡,再将其滴在表层耕地土壤上,未出现碳酸盐反应。由于当地降水量超过500毫米,这个现象说明表层土壤钙元素已被淋溶到了深层。 之后还讨论了如何评价耕地土壤质量,包括土壤质地和结构、有机质含量、土层厚度、适耕性等因素。土壤成分检测分析

        经过分析,同学们认为此地的土壤是非常优质的,适合种植玉米等作物。然而,我们注意到这样的土壤却有很大面积被用作林地。关于这个现象,老师提出,耕地种庄稼相对来说经济收益较低,尤其在城市周边地区,这些地区普遍缺少年轻劳动力,种植树木相对来说更省心省力,而且这样做也能获得一定的政府补贴,相对来讲经济效益更高。种植树木能够带来较高的生态效益,但这样的行为也造成了耕地资源浪费,如何平衡好“绿水青山”和粮食安全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并了解到国家已经出台相关政策,严格限制耕地转林地。

       对延庆的耕地土壤有了一定认知之后,我们前往野鸭湖对延庆的湿地进行考察。野鸭湖位于官厅水库之滨,是延庆区乃至北京市重要的水源涵养地。 在考察过程中,我们还利用携带的测量仪器,在野鸭湖对三个不同点位进行了水质测量。非常有趣的是,三个点位相距不远,水温、含氧量、导电率相差不大,但pH值出现了较大变化,可能与水深和水底沉积物变化有关。为了进一步了解水环境变化的特征,老师安排同学对实践途中不同地区的水质进行检测记录。水质检测

      结束了对延庆耕地土壤和水质的考察后继续前往了今天的最后一站——古崖居。古崖居,顾名思义,便是古代人类在悬崖上的居所遗址。在这里同学们观察到许多有趣的地质现象,同时也对古崖居的形成原因进行探讨。其中印象最深的地质现象就是岩脉。古崖居与岩脉

     沿途发现了许多大小不一的岩石裂隙,裂隙里面又有另一种岩石,有与裂隙垂直的层理结构。观察到这个现象的我们十分不解,吕昌河老师为我们解释了其形成原因。岩浆在冷凝成花岗岩的过程中形成原生节理,后期岩浆侵入早期形成的花岗岩裂缝,随后慢慢冷凝形成晶体,其中深度越深,冷却速度越慢,形成的晶体越大。还有同学注意到许多岩石裂隙中有水泥涂抹的痕迹,老师解释说这是为了防止岩石沿着节理风化开裂造成崩塌。岩石裂隙

      到达山顶之后,同学们观察到许多大小不一的山洞,它们建造在一大片裸露的岩壁之上,形状方正,内部空间很大,看起来十分宏伟壮观,让人不禁感叹于古人的智慧和创造力。 走入山洞内,发现里面竟也有丰富的内部结构,其中还有规格较高的三居室。另外,在附近还发现了类似祠堂的场所,关于其用途,大家也进行了一番讨论。站在观景台向下俯瞰,观察古崖居所在的沟谷。
山洞探秘

       关于为什么古崖居选址此处,同学们从不同方面发表了见解,例如从地形角度,此处三面环山,易于防守,并且隐蔽性较好;从粮食角度,山下便是一片适宜耕种的平原,方便获取粮食;从水源角度,沟谷方便截水蓄水等等。古崖居的建造背景至今仍是未解之谜,在这里,同学和老师结合刚才对自然环境的分析,也提出了多种古崖居历史背景的假说,有人认为此地是高官避难之所,有人认为是战争时期山下百姓所建,也有人认为是土匪在山上的窝点。多方探讨后,下山时已是傍晚之际,结束了一天内容丰富的实践后,大家前往下一站冬奥村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