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东生院士铜像落成典礼在国科大揭幕 ——缅怀先生严谨治学之风,开创校友捐赠铜像先河

  • 文/赵振鲁 图/王静 赵振鲁 杨天鹏
  • Published: 2017-03-08
  • 2882

2017年3月6日,刘东生院士铜像落成典礼在国科大雁栖湖校区学园4举行。该铜像由中国科学院大学(原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1993级地学研究生捐赠,刘先生的学生、中科院副院长、国科大校长丁仲礼院士为铜像献上了“黄土研究之父”的题词。国科大资源与环境学院和地球科学学院作为93级校友的联系单位代表国科大接受了捐赠。国科大地球科学学院石耀霖院士、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刘嘉麒院士、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党委书记兼副所长苗建明、国科大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高随祥、家属代表刘强教授(刘先生的儿子)、1993级研究生代表柴五家、资环学院党总支副书记王静、地球科学学院退学教师林秋雁,以及资环和地学院部分教职工出席典礼。典礼由国科大地球科学学院院长朱日祥院士主持。

图1 揭幕仪式图1 揭幕仪式

曾经有人形容说,人类要了解地球数百万年的演化历史,必须读三本“书”:一本是深海沉积的历史,一本是极地冰芯的历史,第三本便是黄土的历史。而这第三本书的原创者同时也是国际公认的念得最好的人,就是刘东生。

刘东生(1917.11.22-2008.3.6),地质学家,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地质地理气象系,1978-2006年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学近30年。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1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6年当选欧亚科学院院士。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际泰勒环境科学成就奖、欧洲地球科学联盟洪堡奖章、陈嘉庚地球科学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等多项国家级和部委级自然科学奖励。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提名委员会于2008年批准,将国际永久编号第58605号小行星命名为“刘东生星”。

  朱日祥主持仪式时说到,今年是刘东升院士诞辰100周年,今天也是先生逝世9周年忌日,我们在此怀念先生有着非凡的时间意义。接着,他介绍先生的治学范围,很多人以为先生只是研究黄土,其实先生在古生物、海洋和青藏高原的研究上都有突出贡献。先生勤勉治学,在80岁左右,探索足迹仍遍布南极、北极和青藏高原等。他有强烈的爱国情怀,把国家需要当做自己的研究方向,是我国早期克山病研究小组的成员之一。

图2 国科大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 高随祥致辞图2 国科大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 高随祥致辞

高随祥在致辞中说,先生不仅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而且是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刘先生的研究领域广泛,中国的古脊椎动物学、第四纪地质学、环境科学和环境地质学、青藏高原与极地均有涉及,特别是黄土研究上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创立了黄土学,带领中国第四纪研究和古全球变化研究领域跻身于世界领先行列。并且,先生奋战在教学一线,自1978年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成立之日起,就一直为地学专业学生授课,授课30年未缺席过一次课,为人师表,行为世范,这是学术界的财富,更是国科大的财富。

图-3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党委书记兼副所长 苗建明致辞图3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党委书记兼副所长 苗建明致辞

苗建明结合先生的生平事迹讲了两点感受。一是学习先生在探索科学上刻苦钻研,锐意进取,追求极致的拼搏精神;二是希望后来人在大师的引领下走出自己的研究方向。就第二点感受他举出实例,刘先生在与苏联专家访问交流后,探索出中国地质研究和古生物的研究方向。

图4 刘先生的儿子,青岛海洋大学教授 刘强发言图4 刘先生的儿子,青岛海洋大学教授 刘强发言

刘强发言时,首先对中科院研究生捐赠铜像一事表示感谢,并感谢各位到场的领导、嘉宾、老师。他说,自己和姐姐对这尊铜像非常满意,不仅形象逼真,而且是1:1打造。他还回忆起父亲的一些往事,虽然具体时间、地点已模糊,但感人的细节如在昨日,令人不自禁掩涕。对于研究生慷慨解囊以及打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他表示再一次地感谢。

石耀霖说,先生时刻关注中国科学院的发展,在中国科学院授课30年,言传身教,治学严谨;并且先生是新中国少有的兼具战略眼光和跨学科眼光的早期科学家。由于先生在多学科的突出贡献,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提名委员会于2008年批准,将58605号小行星命名为“刘东生星”。图5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刘嘉麒院士致辞图5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刘嘉麒院士致辞

作为先生的入室弟子,刘嘉麒跟随先生学习了26年,他满含热泪动情地说:“自1982年成为刘老师的博士研究生起,我就一直跟随刘老师。感谢刘老师对我的培养,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刘老师是我学术之路上真正的父亲。没有刘老师,就没有我的今天。”他还回忆起先生的“壮举”:74岁到北极,80岁访西沙,87岁探罗布泊,耄耋之年,仍然活跃在国际地球环境科学舞台,引领世界黄土研究潮流,走在全球变化研究前列……图6 国科大资环学院党总支副书记 王静发言图6 国科大资环学院党总支副书记 王静发言

王静代表受赠学院(资环学院)致辞,她说,我们今天在此相聚,既要表达对刘东生院士的缅怀之情,更要继承和发扬刘先生的精神遗产。刘先生取得了卓越的学术成就和崇高的国际地位,同时他还坚守教学一线30年,今日到场的领导、嘉宾大多曾受益于先生的教诲。我们缅怀先生治学的同时,也要感谢93级校友的慷慨解囊,开创了国科大雁栖湖校区校友捐赠铜像的先河!图 7 1993级研究生代表 柴五家发言图 7 1993级研究生代表 柴五家发言

  柴五家作为1993级研究生代表,介绍了铜像的创作和制作过程,感谢各级领导的关心指导和相关人员的热忱帮助,代表我们对于老一辈科学家的缅怀纪念之情,也是师生情谊的体现,更显示了我们以前辈为榜样,勇攀科学高峰的决心!

林秋雁老师作为地学院退休老师,在联络校友和学校部门、促成刘东生院士铜像落成典礼方面呕心沥血,她在致辞中提到,刘先生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学近30年,给3000多名研究生上过课,课程达2500学时,这是我们现在也很难打破的。难得可贵的是,先生还曾是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六和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但从未因此耽误过学生上课。先生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也是一位负责的教育家!

最后,与会领导、来宾和学院师生共同在刘东升院士铜像合影留念,决心发扬光大刘先生的精神和思想,自己的教学、科研和工作方面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图8 集体合影图8 集体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