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发虎院士精彩讲座:人类全球扩散及其对极端地理环境的适应

  • 文/巴图·德力格、郎大山
  • Published: 2025-03-28
  • 89

    2025年3月19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陈发虎院士应国科大资源与环境学院邀请,来到中国科学院大学玉泉路校区礼堂为400余名国科大本科生带来了一场题为“人类全球扩散及其对极端地理环境的适应”的精彩讲座。

    讲座伊始,陈院士首先为同学们介绍了地球系统科学与地理科学的发展状况。地球系统科学作为21世纪的地学突破,从圈层相互作用的角度研究地球系统的形成、演化及相互影响,是当前国际研究的前沿领域。在陈院士的分享下,同学们了解到在高原生长和全球变化双驱动下的多圈层链式响应及影响下我国的青藏高原在研究地球系统科学中的重要地位。在此基础上,陈院士引出了地理科学,详细介绍了地理科学的综合性、交叉性、区域性和实用性,并为同学们讲解了地理科学不同分支学科的主要研究内容,让同学们对地理科学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图1 陈院士讲解地理科学发展进程

    紧接着,陈院士为同学们讲解了人类起源与生存环境的变化。从人类的演化历程谈起,讲述了人类起源的重要学说,强调人类起源于古代猿类,在人猿的不断演化中从人猿分离开始便有了人类谱系的诞生。在讲述生存环境的变化时,陈院士以青藏高原为例,指出高原的隆升过程可能促使灵长类呈现非洲和亚洲两个分支演化,这也是生存环境变化对生物演化有重要作用的直接考据,同时对于青藏高原上人类生存的考古发现进行了介绍。

    随后,陈院士为同学们讲解了人类的全球扩散以及气候变化。人类历史上经历过数次全球性的扩散,最近一次是我们所熟知的地理大发现与西方世界的殖民。推动人类进行全球扩散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包括气候变化,认知革命,技术的发展等,在一次次的扩散中,人类活动成为地表系统变化的主导营力。

图2 陈院士讲解人类向高原扩散至定居的五个阶段

    最后,陈院士分享了青藏高原在研究人类全球扩散与极端气候适应的重要成果。简要地介绍了倒数第二次冰期生活于青藏高原的夏河丹尼索瓦人、在青藏高原上的重要地理发现等,让同学们更加深刻地了解了史前人类探索和定居青藏高原极端环境的过程与策略。

图3 陈院士介绍青藏高原的考古重要发现

    同学们积极踊跃地向贺院士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疑问,并且得到了院士的详尽细致的解答。

 图4 陈院士耐心地解答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人类探索“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问题从未停止,更加深入地了解到人类的起源史、进化史、扩散史是人类不懈的追求,也是人类了解自我,探索自我的重要途经,更是为未来人类的发展绘制更加详尽的地图,引导我们适应地球,与地球共存。

    本次讲座也进一步提升了同学们对践行科学家精神的认识,加深了同学们对于人类起源、扩散与环境适应的了解。对国科大本科的同学开设这样一场讲座,不仅为同学们提供了拓宽思维的平台,更能够引发同学们深层次的思考。作为励志成为未来科学领军人物的国科大学子,应当永立潮头,了解科研前线进展,努力做一个视野广阔,技能过硬的专业型人才。